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(记者王宇、王培伟) 与以往每周四通常要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有所不同,中国人民银行本周四(13日)并未进行任何操作,由于本周到期资金为920亿元,这相当本周央行向市场净投放资金近千亿元。
这已是央行连续四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。分析人士认为,6月份资金面都将会较为紧张,央行连续向市场投放资金,意在“维稳”货币环境,在流动性调控面临两难抉择的背景下,未来不排除公开市场再次启动逆回购的可能。
受端午节日效应、银行体系准备金存款补缴、外汇占款增势收窄等因素的共同作用,6月份以来,我国银行体系资金面显著偏紧,Shibor(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)各品种利率水平飙升至历史高位。其中,隔夜拆放利率一度升至8.29,“缺钱”成为六月上旬货币市场的主题词。
在“钱荒”现象蔓延的情况下,央行改变了此前在公开市场上不断回笼资金的操作模式,自5月下旬,央行加大市场资金的投放力度,而上周央行净投放资金高达1600亿元,创出近期资金投放纪录。
专家认为,随着资金面的持续紧张,央行的流动性调控将由紧向松明显转变。
“央行依旧会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,但在公开市场操作上,将显现出宽松化的动作。”联讯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为敩认为,考虑到6月份资金到期量较大和目前央行操作风格,预计6月份央行净投放量还将高于5月。
资料显示,今年公开市场从1月至5月按月投放规模分别为-3000亿、-2530亿、-1530亿,980亿和1300亿。
有分析人士指出,当前市场“钱荒”现象的蔓延,为准备金率从高位上的下调开启了空间,但持反对意见的专家认为,在没有解决资金供应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之前,准备金率的下调可能会导致房地产泡沫的继续膨胀。而不管怎样,央行都将不得不面对流动性调控的两难抉择。
除了减少对正回购和央票发行的实施力度,分析人士认为,在外汇占款增势可能放缓的情况下,央行会在不触及准备金率的情况下,在公开市场上开启逆回购操作,主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。
逆回购与正回购在操作方向上完全相反,属于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货币调控工具。去年在外汇占款走低的一段时间里,央行曾在公开市场上频频使用逆回购操作,向市场注入流动性,而今年春节后投资者则未再见到逆回购的身影。
“6月9日央行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就14天期逆回购进行了询量,这说明逆回购又将回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箱中。”有交易员判断。
目前央行已连续四周在公开市场加大资金投放力度,保持利率平稳、维持货币环境稳定的意图相当明显。
(原标题:央行本周暂停公开市场操作 应对流动性调控两难局面)